• 主页 > 酒香 > 葡萄酒
  • 进口、国产再度双降,葡萄酒消费何时能“春暖花开”?

    微信截图_20231228155334.png

    没有意外,也毫无悬念,2022年,无论是国产葡萄酒还是进口葡萄酒,都再度迎来“双降”,对前者来说,这已经是十连降了;而对后者来说,也是其进口量下滑的第五年。

    从数据来看,中国葡萄酒产业近年来一直处在低位徘徊期,是酒业中受到疫情冲击和影响最大的酒种。

    “由于酿酒葡萄基地建设历史欠账多,税负过重,营销中过度解读葡萄酒的舶来文化属性,导致葡萄酒消费普及化遇到了瓶颈,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。”3月26日,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在中国酒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五次(扩大)会议上分析指出,随着消费场景恢复,葡萄酒产业的恢复将是必然。

    “葡萄酒产业已经退无可退,2023年能否反弹,将是中国葡萄酒的最大命题。突围之路并不平坦,中国风土、中国文化、中国品质都要系统地构建,并持之以恒。”宋书玉如是说。

    消费依然保守

    事实上,提到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现状,短期不乐观、长期不悲观是行业共识。

    “葡萄酒的消费跟其他酒水相比,受疫情的影响是最严重的,原因就在于,葡萄酒在中国还没有经历普及阶段,所以它受消费习惯和消费场景两方面影响是非常大的。”深圳智德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德惠告诉《华夏酒报》记者,2017年以后,由于贸易战和国际经济的整体下行,中国也受到相关影响,反映在市场层面就是消费偏保守。

    这从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来看,也是如此。

    据统计,2017年1~12月,全国葡萄酒产量为100.1万千升,利润达到了33.83亿元;同年,进口葡萄酒总量为74.6万千升,进口总额为27.89亿美元。到了2022年,国产葡萄酒产量已经缩至21.37万千升,行业利润仅为3.4亿元;而进口葡萄酒方面也延续了下滑的态势,进口量跌至33.53万千升,进口额为14.35亿美元。

    微信截图_20231228155347.png

    “从消费趋势来看,很多商业的创新实质上都是在2017年以前完成的。再加上三年疫情切断了葡萄酒的消费场景,对于葡萄酒的影响就非常严重。”王德惠指出,目前中国市场上,饮用葡萄酒的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。

    对此,广州龙程酒业营销中心总经理温思婷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。在她看来,国内做葡萄酒门槛较低,全国性品牌较少,总体来看比较分散;而进口葡萄酒方面,因为外资当头,又过度依赖进口商,往往缺乏建立品牌的过程。

    “进口商中有品牌概念的,一般是理想很丰满、现实很骨感,往往还没做起来就被‘散户’打散了。而国产葡萄酒品牌,一方面,自身产品体系就出现了‘内卷’,组织架构也不稳定;另一方面,缺少一流渠道商家的加持,而白酒品牌聚焦市场,等同于白酒内部竞争挤压了洋酒、葡萄酒的空间。”温思婷指出,从外部大环境看,澳大利亚葡萄酒被实施“双反”,叠加三年疫情导致海运物流、汇率不断攀升,这对中国葡萄酒产业来说,算是多重打击。

    因此,葡萄酒产业何时能止跌回暖,成为业界共同探讨的课题。

    何时才能春暖花开?

    值得关注的是,疫情虽然加速了市场洗牌,但也催生出新的产业生态。

    随着消费恢复、投资恢复、经济恢复,进入2023年,酒业必将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恢复期,受此利好影响,葡萄酒产业是否也能“春暖花开”?

    “总量能否止跌不好说,毕竟这两年国内的大环境变化太大,特别是去年、前年对互联网大厂、IT行业的相关措施,对葡萄酒市场的影响也不小,因为这类人群收入普遍高,而且他们所在的城市也是葡萄酒消费的前沿城市。”中国酒类流通协会葡萄酒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祖明在接受《华夏酒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未来几年,规模以上的葡萄酒企业发展依然难言乐观,但一些精品酒庄、小而美的酒庄,其销售也不悲观。

    “事实上,这两年即便是受疫情影响,包括部分经销商和酒庄,它们的销量仍是增长的。未来如果能一如既往地深耕市场,把品牌做实,对于精品酒庄来说,应该很有希望。”王祖明分析道。

    微信截图_20231228155400.png

    的确,随着消费者对葡萄酒认知的提高,精品葡萄酒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,市场需求也越来越明显。特别是近两年,宁夏、烟台、新疆等产区政府给予了空前的重视和政策上的强力支持,极大地提振了产业发展的信心。此外,国潮兴起、文化复兴,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消费者的决策产生了影响。

    “目前,整个葡萄酒产业已经到了历史的最低点跟谷底,但多久能实现反弹,则取决于两个因素:一是中国整个宏观经济面的向好,二是进口酒跟国产酒会不会再有行业领军品牌‘杀’出来,大放异彩。”采访中,伟达奢侈名酒执行董事薛德志告诉《华夏酒报》记者,葡萄酒目前还是一个奢侈品,就酒精含量来算,白酒喝到醉的成本远比葡萄酒要低。

    “但在终端建设上,国产葡萄酒品牌还是各自为战,一些热门产区也缺乏龙头企业和品牌引领。如果大家能够携手同频共振,在经销商层面跟消费者层面掀起一些风潮的话,国产葡萄酒才有可能东山再起。”薛德志进一步指出,近两年,澳大利亚葡萄酒让出来的市场份额大部分都给到了法国。从进口数据来看,法国、智利、意大利分列前三,但在渠道上还是缺乏“大动作”。

    “没有浪花也很难吸引到经销商关注进口葡萄酒市场,说到底,没有品牌建设的葡萄酒,未来是没有希望的!”薛德志分析说。

    究竟如何破局,行业又将呈现哪些新形势与新动向?或许我们会从第108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期间,各家酒企举办的活动中找到答案。


    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88888888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leesonwine.cn/html/diannaojichu/putaojiu/237.html

    加载中~

    相关推荐

    加载中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