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主页 > 体育 > 人物报道
  • 课后“体育外卖”悄然兴起 教练上门授课受家长青睐

    通过线上预约,家长与教练确定好时间和地点,教练便带着运动器材来到小区楼下或附近公园、运动场,为孩子开展训练。如今,这种被称作“体育外卖”的上门体育培训模式,正逐渐成为不少家庭的选择。

    近日,在成都市青羊区某小区楼下空地,上门体育教练张意带着7岁的男孩进行体能综合训练:用绳梯练习脚步协调性,借组合栏架强化下肢力量,靠阻力带提升爆发力。从事上门体育教练工作两年半来,张意早已习惯带着器材穿梭在成都的小区与公园之间。

    ScreenShot_2025-10-22_162643_024.png

    成都某上门体育培训机构负责人李豪回忆,团队在2020年暑假成立时,仅围绕小学体测开展跳绳培训。“那会儿模式太新鲜,家长接受度普遍不高,整个团队就一两名教练,服务范围也比较有限。”随着“双减”政策落地,家长对子女体育素养的重视显著提升,加上中考体育权重近年不断提高,家庭体育培训需求持续释放,“体育外卖”行业由此迎来快速成长。如今,李豪的团队已扩充到30余名教练,稳定学员600人左右,每年服务成都本地青少年超1000人次。

    从课程设计来看,“体育外卖”呈现明显的年龄段细分:幼儿阶段以趣味启蒙为主,培养运动兴趣;小学阶段聚焦体测达标,涵盖跳绳、耐力、柔韧性训练;中学阶段则针对性突破中考体育项目。此外,部分机构还推出综合体能、体态矫正、长高、减肥等专项课程,进一步满足不同家庭的个性化需求。

    在学员的安全保障方面,李豪介绍,其所在机构会为所有学员购买覆盖整个学习周期的运动意外险;教练入职需经过严格资质审核,同时掌握应急处理知识;每次上课前,教练会先评估场地安全性,教学过程中学员也不会离开家长和教练的视线。

    家长杨女士已经为孩子“订”了一年的“体育外卖”,每周都会固定安排一次综合体能训练。她表示,成都的户外场地多,孩子不用闷在室内,训练时能接触到自然,比室内舒服多了。这一年练下来,明显感觉孩子的灵活性和耐力进步了不少。

    充足的户外场地,为“体育外卖”的户外教学落地提供了支撑。近年来,四川加大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力度,打造“家门口的运动空间”。截至2024年底,全省已建成体育场地32.67万个,体育场地面积2.42亿平方米,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.89平方米。


    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88888888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leesonwine.cn/html/Exceljiaocheng/Excelhanshubuqiuren/1225.html

    加载中~

    相关推荐

    加载中~